学会了一门技术,恨上了一门艺术...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585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题图:正在画画的“小土豆”跃跃。
作者:Sue,创校“小土豆”的妈妈。本文转自公众号:奴隶社会(ID: nulishehui)
01.
我曾经也是一个会画画的妈妈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整个童年都是在学校的大院长大。从小学1年级到5年级,我都跟着学校最有名的美术老师一起学画。每周两次坐在画室里,对着桌上摆放的石膏像,或是水果盘子,眯着一只眼,透过竖在眼前的铅笔,去学习透视和比例,这是我童年记忆里非常深刻的一幕记忆。而当年留下的素描作品摞起来足有一两米高,透视、素描、写生,如今都成了我当年学画的见证。
就好像当年很多学习艺术的孩子一样,我“学会了一门技术,恨上了一门艺术”。如今回想起来,美术对我而言,更多是在练习一门技艺,但自始至终,我也没能将美术与自我表达联系在一起。
直到长大成人后,身边出现了几位不一样的朋友,有的喜欢随身携带小画本,随手勾勒身边看到的各种让人喜爱的小摆件、小动物,不为了用作任何地方,只为了心里欢喜。
而有的朋友愿意在心烦意乱的时候铺开宣纸,用并不是很纯熟的国画技法画上一副花鸟或写上一副大字。艺术于他们并不是束之高阁的神圣之物,而是在高兴的时候分享喜悦的通道,在低潮的时候用来自我调节充盈内心的甜味剂。
02.
怎么会有不喜欢画画的小孩呢?这种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寻求片刻安静平和的能力,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拥有。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至今还清晰记得第一次陪着跃跃上美术课的情形。那次课,老师带着所有孩子们,照着电视投屏画一束葡萄,并用彩色的卡纸、皱纹纸,来让画面立体出来。
那应该是跃跃第一次上“正经的”美术课,但课程的内容完全没有引起他的兴趣,整节课下来,他一直在玩纸,而我在画画、剪纸和粘贴,与此同时,我还需要用各种办法将他的注意力拽回到这幅画上,和我一起完成这幅作品。
孩子很无辜,我也很憋气。
跃跃快 5 岁时,我和跃爸给他买了一块小白板,期待着跃跃能在上面画出点东西来,结果除了画线和圆圈之外,没有其他形状出现,并且似乎小家伙并没有意愿继续画下去。
记得跃爸很气馁地收起画板,扔下一句话 — “我真的难以想象还有不喜欢画画的孩子!这孩子可能真是没有艺术天赋!”我跟孩子爸爸说:怎么会有不喜欢画画的小孩呢?
03.
给孩子以土壤,静待花开我们常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他的兴趣能否真正被点燃,以及如何被点燃。
在几次不成功的启蒙后,我没有再“努力”的让他去学习画画,而是为他创造一个环境,希望他能热爱美术、热爱创作,我画我想,我画我爱。而不是被框在某一个技法或者课程上面。
跃跃 5 岁多时,我们遇见了一位老师,他对跃跃讲:画画是一种表达,表达他的所思所想,不论是涂鸦、线条还是水彩油画,只不过是用不一样的材料去帮自己更好的体现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世界。
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好的美术教育并不是在教孩子如何去画,而是去激发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孩子独特的艺术表达能力、感受能力和自己操作的能力。”
与以往安静的美术课堂不同,我总能听见跃跃与这位老师聊得热火朝天。而在这个过程中,跃跃的“中心”地位从未变过,他的声音、他的兴趣、他思考的角度、以及他希望如何与被表达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都可以被允许和被支持。
而老师总能顺应他的兴趣与想法,围绕他所关注的兴趣点,引导他想象、观察和实践;给予方法、帮助他去认识事物、认知自我;提供材料,让他体验更多的艺术形式,最终完成既有自己的艺术表达,同时也被他人理解、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
可以说,跃跃在美术课中创造的每一幅画,都是在老师的协助和引导下,自我表达的升华。
还记得在一次课中,要用轻粘土和丙烯做一个半立体的画。原本的计划是希望让他做一个静物半立体画,但跃跃很想做一个戴头盔的摩托车手。结果,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和跃跃一块儿去观察和研究摩托车手的具体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通过他自己的创作,最终制作出来。
原本两节课可以完成的内容,因为难度的加大,最后做了整整三周的时间。过程不易,但这个过程本身,也让孩子得以将自己的许多想法融于其中。正是这样的信任与被接纳,让跃跃能毫不顾忌地构想他的想法,然后去努力呈现出来。
▲ 立体浮雕画作品里有他特别喜欢的元素,M&M豆和闪电侠。
兴趣一旦被点燃,就一发不可收拾。在五岁半,我们带跃跃第一次去了日本,从上飞机到一路的游历,还不太会写字的他,对用画来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想乐此不疲。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在公园里,甚至在咖啡馆,小家伙着了魔似的每天都在画。
从那以后,画画成了跃跃自我表达不可或缺的元素和内容,只不过“火柴人”越画越多,故事越画越复杂,画风也逐渐从“细胳膊细腿”,变得逐渐有血有肉丰满起来,哪怕是鉴赏大师作品,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差点被我们归入“没有绘画天赋”的小孩儿,在 4 年之后,竟然让绘画成为他最大的兴趣与爱好,或者说,“善于画画”已经成为他对自己最深刻的自我认知,并在这里找到了强大的自信。
而这件事也给我和跃爸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也都是非线性的,永远不要急着去用所谓的经验与标准去套用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身上,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更不要去轻易的评判。
如果说孩子就像种子,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好的土壤、给予足够的支持、学会欣赏与赋能,然后,静待花开。
1. 无教育不学科后来跃跃成为了一土学校的小“土豆”。在学校的美术课上,最让我这个成年人艳羡的,当属他小小年纪就得以接触到除了纸笔之外大量的开放的材料,这比我当年的 2B 铅笔+白纸不知道要丰富多少倍。从水彩到丙烯、从木板到布匹、从石膏到轻粘土、从植物染料到陶泥、从各种纸张到一次性的一次性纸碟纸杯,从墨汁到版画油墨,从铁丝到泡沫板和毛线,简直应有尽有。这哪里是美术课,这就是真正意义的 STEAM 课程!
孩子通过了解、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和规律,再利用这些材料,在实践中去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中不乏许多工程学、设计等的融合。
在一土第一年,他就已经开始在美术课中做木工,从草图到真正完成他的木质汽车模型,正式上了小学,他们玩扎染、做版画、后来,用石膏做他最喜欢的老师的头像、用木片和丙烯做绘本。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觉得美术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里面涵盖许多比如透视、素描、写生、肖像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但直到这两年,我才深刻地认识到,上面所说的这些专业技能,只不过是美术教育中可见的那个部分,而如何学会运用艺术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如何用恰当的形式去表达感受和情感,以及如何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则是美术中“看不见”的部分。
与其说美术是教孩子画画和完成一个命题作品,倒不如说是引导孩子建立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
2. 小孩子的大世界
结合学校的“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制学习,去年夏天,全校的孩子们针对栖息地主题进行了艺术创作,跃跃与他的小伙伴一起,完成了“沙漠仙人掌”的雕塑作品。
为了完成这个作品,他们运用思维导图来深入了解和挖掘动物及栖息地环境,组织小组分工协作,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应用,来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这个看似简单的作品,是 4 个孩子整整忙活了一个学期的结果。
▲ 作品草稿和思维导图背后都是孩子之间无数争论和妥协的结果。
3. 光与影的宁静时光
有了栖息地主题项目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上个学期的美术课主题项目,又仿佛把孩子们带回了世俗凡尘里,静下心来观察最司空见惯,也最容易忽视的“光”与“影”,为了帮助孩子们去理解光与影在美术中的表达,老师们先带孩子们去到室外,发现不同的物体在太阳光下投影的呈现状态,并将自己置身于自然的光线之下,记录自己的活动带来的投影的变化。
接着,回到室内,通过对西方古典油画的真人模仿,孩子们将自己置身于画面的真实空间环境之中,通过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氛围体验,从空间之中感受光与影的相互作用。
此外,木刻版画、投影添画等有趣的艺术表现方式,都成了孩子们理解光影的关系与表达方式的尝试。
在期末展示中,当我们这些大人看到孩子们充满灵性与创造力的光影立体浮雕作品,彻底被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充满了童真的表达震撼了。
有的孩子作品中宁静、平和的感觉,像心头有个糖果慢慢化开,流淌过一丝甜甜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无关于攀比而来的虚荣心,而是更放心将孩子交给未来的一种笃定感。
写在后面:
正如文章中所说,真正好的美术教育,不仅是让孩子获得专业艺术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建立更高维度的审美认知、辩证思考的思维习惯、发现生活之美,并享受平凡幸福的生活态度。从 2016 年创校起,一土一直与美术校本课程提供方童联社紧密合作,旨在用回归本质的美术课程,来给孩子打下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人生底色。跃跃的成长,得益于曾经给予他鼓励和引导的老师,也得益于在一土这几年童联社的美术课上,老师们始终如一的给予孩子的尊重和支持。在疫情期间,童联社特别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套线上课程,让不能来一土上学的孩子,也可以足不出户,用手边随处可以获取的材料,跟随老师,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和表现生活。了解课程详情请点击阅读《一土学校最受欢迎的美育课,全网开放》。另外,想对一土与童联社的美术教育方面有更多了解的爸爸妈妈们,欢迎关注周四晚 8 点,童联社的创始人颂今老师的线上直播讲座“关于美育的一千零一个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理清思路,更好地在美术教育上看懂和支持孩子。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线上美育课